【广场精华】清明时节雨纷纷----由清明祭奠传统一路想开去(原创散文)

2007-04-04 13:36 阅读(?)评论(0)

 

  我儿时的家庭记忆之中就没有清明节祭奠先人的惯例传统。

  那时候,比较清晰而印象深刻的倒是中小学校一年一度组织的到烈士陵园扫墓、祭奠革命烈士的传统活动。似乎还有在母亲的指导下裁剪小白花佩戴胸前、列队唱歌步行、一路爬山登高、在烈士陵园里宣誓的模糊记忆。印象中,所谓清明,还有那首著名的经典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所细致描摹的依然历历可感的浓重而独特的、如薄雾轻烟般那种惆怅悲伤氛围。小时候听大人们说,那雨水是老天爷在“哭泣、抽噎”——于是就急切切地跑在大街上真切地去感受——似乎还真是那么回事:细细密密、茸茸润润的毛毛雨很轻很柔地“点溅”到人们的头发上、脸上、身上,都笼罩编织成一件薄薄透明的、细致而小巧的、湿润润、亮晶晶的小露珠串联而成的“天赐外衣”,映衬着灰蒙蒙的天和略显泥泞的路面,间歇着一阵一阵“扑簌簌”地下,仿佛是哭泣的泪水飞散着但是没有哽咽声----但此情此景又的确“无声胜有声”了。触景生情、情同此景、情景相生,是很真切地融和融汇在一起了。

   这种特定情境之中烙印般的印象所蕴蓄的道理,是许多年以后有了相当阅历才能深切体会得到的。“心事浩淼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太多的蹉跎、坎坷于人生平凡间一点一点地积累于心,伤痛、磨难、悲戚依然不能损毁我们看似脆弱的意志,风雨飘摇之间,我们从艰辛中一点一滴地成长并逐步坚韧、坚强起来。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现在的人们也知道不再一律播放“同一模式”的哀乐而选择逝者生平喜好的音乐和作品——“那种哀乐”在1976年三位伟人先后仙逝的一年间还伴随唐山大地震,早已深深铭刻在那个时代的人们心间凝固成流淌不息的血液了。据说,古人也有在逝者丧葬期间选择“欢欣鼓舞”的方式去“祭奠”的,似乎是为了仙逝者能够到天堂也能伴随这种欢快和幸福美好,不至于太多悲戚;也包含有“福、祸互相转化”的朴素、唯物、辨证的哲学因素。

   成人以后到了广东,才开始对清明祭奠祖先的民间传统活动熟悉并深刻起来。也偶尔会参与进去。每到这个季节,同事们会申请多则半个月少则三天的假期去“拜山”;很多美食会在这个时节“价格飙升”——尤其是“烤乳猪”,从188至999甚至过千元不等都有,而实际就是平常自己吃,也只是吃那层炙烤得酥脆的“猪皮”——还要蘸着白糖和着“葱白”以及甜酱“吃”。除了这层皮,其余似乎都不能吃,也没吃过。烧香、许愿、哀悼、祈福,说不清的规矩,道不明的随时祭拜,似乎一年到头都香火缭绕、续接不断。那份虔敬是与生俱来并与时俱进的。似乎千金散尽还复来,似乎也没听谁说过一句抱怨。那个时候,我也只有在内心里默默怀念、祷告我的祖辈,我也只能凭仅存的浏览过的照片去依稀描摹,并没有踏足过祖籍也没有再见过他们。

   这是我至今的遗憾。也是我能够深切缅怀的印象和凭据。

  亲人的离别是需要生者隆重祭奠并逐年寄托深深地哀思的。我很羡慕那些有家、族谱的人家,因为,遥远的过去从这一脉相承的历史沿革之中都非常清晰地传承于世,我认为是最好的思念和祭奠。寥寥数张图片照片、一篇生平记叙、几封家信、一些遗物等等,即使再多么平凡甚至不起眼但也是极其珍贵的家族血脉。据说,《汤姆大叔的小屋》在美国当时出版发行的时候就曾经在全美掀起一股“追祖认亲”的热潮,尤其是那些自诩为名门望族的后裔,似乎跟先人沾带点亲缘甚或仙气就给自己带来“沾光的福音”一般荣耀起来。但很多人还是仍然顽强、倔强地寻找着属于自己的那份曾经的真实存在。

  特定的时代氛围不可能真实浮现,我们也无法模拟先辈们当时的果敢壮举,但他们的精神将不朽。激情燃烧的岁月不仅仅属于先辈,我们依然可以传承并发扬光大。

   我们正在创造着属于自己的历史,即使平淡甚或黯然无光但确是真实的曾经,不需要任何华丽粉饰更不需要道貌岸然的虚伪,当然也有大时代社会氛围的投射和折射。这是我们自己的双手和智慧辛勤地耕耘和创造出来的,是属于我们每个人的一份辉煌、一份沉淀。

  此篇就算做清明时节怀念亲人、祭奠祖先的一个断想、纪念吧!

  最后修改于 2010-04-29 11:52    阅读(?)评论(0)
上一篇: 该日志被锁定 下一篇:该日志被锁定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